前沿热点:姓氏演变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

2023-05-04 09:50:25 来源:湖南日报


(相关资料图)

前段时间,云南永胜县一群傈僳族人希望将“鸭”姓改回“  ”姓的新闻,引发网民又一波对中华民族姓氏的浓厚兴趣。姓氏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共同的记忆,也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情感。姓氏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,而且始终随着社会的迭变而不断演变,成为华夏境内多元民族交往、交流与交融的历史见证,推动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,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”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”。对姓氏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姓氏文化内涵的发掘,必将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。

北宋初年编纂的蒙学读物《百家姓》流传至今,一直以来以“百家姓”象征中国人的姓氏繁多。其实,中国人的姓氏远不止“百家”。袁义达编的《中国姓氏大辞典》收入中国人曾用过的姓氏多达2.4万个,但有一些姓氏使用的人已经越来越少,如“死”“老”“油”“醋”“蛇”“最”等。公安部发布的《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》指出,我国目前常用的姓氏有6000多个。

姓氏的起源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文化动因。姓与氏有所不同,《国语·周语》载:“姓者,生也,以此为祖,令之相生,虽不及百世,而此姓不改。族者,属也,与其子孙相连属,其旁支别属,则各为氏。”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,“姓”字本身即为“女”字旁,我国上古的姓也大多以“女”为部首,如“姬”“姜”“姒”“嬴”“妘”“妫”“姚”“姞”等。同姓之人往往有着相同的祖先,存在血缘关系。氏则大约出现于炎黄二帝时期的父系氏族社会,由姓进而分裂演化出多个以男性为主导的氏族,成为族群之间的区分标志。华夏人民多自称炎黄子孙,以黄帝和炎帝作为共有的中华始祖,彰显了对同一文化渊源的认同意识。姓氏溯源为各民族提供了共有的文化基因,同源一系展现了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文化根基,更揭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精神血脉,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动力。

姓氏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实证。姓氏的发展与中国历史的演进与嬗变有密切关系,姓氏的扩大与完善反映着民族关系的变化与民族融合的历史。唐代帕米尔高原上的粟特人因为经商的缘故,往返于丝绸之路,一些长期在长安定居的人为了融入当地文化,给自己取汉姓康、安、曹、石、米、何、火寻、戊地、史,史称“昭武九姓”(《新唐书》)。他们成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,也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。北宋时期,都城开封有一群定居的犹太群体,为适应当地风俗,都改为汉姓,如利未支派改姓李,其余的则改姓艾、高、穆、赵、周、张等,共计73姓。经过一千年左右的发展,这些犹太人已经融入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。民族之间的交往、交流带来了姓氏的交融,而姓氏交融更进一步加深了民族融合的程度,推动了民族融合的进程。在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互动中,多民族共同塑造了悠久的中华历史,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,深化了“你中我有,我中有你”的关系,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。姓氏的演变成为多民族融合的一种见证。

姓氏寻根活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。历史的进程中,各个族群因为各种原因,处于不断迁徙的过程中,而姓氏文化能够让同一血缘、同一文化的族群保持历史记忆,产生现实联系。在异国他乡见到陌生的同姓之人,会以“五百年前是一家”来拉近彼此的距离。著名的“洪洞大槐树”故事,就是如此。“问我祖先在何处,山西洪洞大槐树。祖先故里叫什么,大槐树下老鸹窝。”从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,明朝政府在洪洞广济寺大槐树下驻员,历时近五十年,移民数次,人数逾百万,遍布明朝疆域。洪洞大槐树因而被认为是我国辐射范围最广、影响最大的移民迁出地之一。目前,通过家谱、族谱、地方志等记载征集回的大槐树移民姓氏已达到1230多个。每年清明时节,洪洞县会举办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,2008年“洪洞大槐树祭祖习俗”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围绕姓氏文化进行的寻根活动是以姓氏为纽带进行的文化寻根实践,其本质意义在于实现人们的情感共鸣,营造多元一体的文化氛围,以“同宗共祖”的文化认同增强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。姓氏寻根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史观的可行路径之一。

(吴灿、王梦琪,作者分别系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硕士生)

x 广告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