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市一驾校,教练指导学员练车
一块牌子、一套人马、一个价格,驾校教练和车辆根据实际需求流动,学员花一样的钱即可就近入学……目前,洛阳驾培行业改革方兴未艾,“驾校合并”成为核心动作。
(资料图片)
什么是“驾校合并”?为何合并?好处几何?记者近日走访了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培训服务科(下称培训服务科)和已完成合并的铭源驾培集团(下称铭源集团)。
驾校数量10年翻一番 驾培市场供大于求
顾名思义,“驾校合并”是依托规模较大、运作模式成熟的驾培机构进行机构整合,优化使用师资、硬件、服务、品牌等资源,这样既利于企业发展壮大、行业部门监管,也能让市场更透明,使学车群众更放心。
为何要合并?这要从10年前说起。
彼时,全市(含县区)驾培机构不足百家,且行业准入制度为“许可制”,开办驾培机构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,所以一年到头也新增不了几家驾培机构。2021年,行业准入制度变为“备案制”,这种制度实际上是一种诚信准入制度,虽然开办驾培机构的“硬杠杠”没有变,但相比“许可制”宽松了不少,驾培机构数量逐年递增。
“那时是‘全民学车’时代,驾校很红火。”铭源集团负责人周治国说,驾校多了,但学车的人也多,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,行业很繁荣。
10年间,市场基本饱和。培训服务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目前全市驾培机构已达到227家,仅市区就有96家。驾培机构数量10年翻一番,且规模不一、良莠不齐,当年的“60后”“70后”“80后”“90后”等学车主力军基本上都已“拿照”,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状态。
“内卷”+浪费 企业只能负重前行
除了供大于求,驾培资源分布不平衡、企业运行成本高等也是“驾校合并”改革的诱因。
驾培资源分布不平衡
长期以来,包括洛阳在内,全国大部分地区驾培行业都执行“一校一址”政策。同时,我市合规驾培机构总体划分为三个级别,每一级都有相应的严格标准。比如,想开一家规模最小的三级驾校,必须拥有至少20辆教练车和1:1配置的教练员,面积至少10000平方米的场地。
这样一来,导致多种不良情况出现。一方面,近几年我市城市框架不断拉大,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稀缺,部分驾培机构找不到相应面积的场地,而偏远地区虽有场地,但距离远、交通不便,也就没有多少生源。因此,“黑驾培点”屡禁不止。另一方面,由于“全民学车”时代已过,目前生源偏少,部分驾培机构的教练车闲置率增高。
企业运行成本高
由于“一校一址”,想要保证驾培机构合规运行,就要维持场地、车辆、人员等方面的标准。以铭源集团为例,合并前,6个驾校的教练车、教练员不能流动,造成“旱的旱死,涝的涝死”。每个学校都要配备一套独立的管理人员、服务人员,这在客观上也造成了浪费。
“加上教练车的购价,一辆车加一名教练员的年成本大约十六七万元。”周治国说,合并后,资源流动和人员、硬件等方面的问题迎刃而解,节省了一大笔开支。
市场有乱象
10年前,每名学员的学费大约三四千元;目前市场均价为1400元左右,即便如此,驾校也招不到多少学员。而部分驾培机构以低价吸引学员,待其入校后再巧立名目收取费用,这样群众学车成本不减反增。
市场乱象不仅打击了合规企业,增加了群众负担,也导致培训质量、服务水平的下降。
“驾校合并”好处多 改革刻不容缓
去年以来,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多次开门纳谏并走出去“取经”,学习济南、苏州、温州等地先进经验,最终提出“驾校合并”的改革理念,促进驾培行业尽快转型。
据介绍,“驾校合并”的具体措施及效果包括突破“一校一址”的固化思维,鼓励现有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进行合并,设立分校;合并后,驾培机构具有唯一独立法人资格,每块教学场地的总面积、单车道总长度达到国标要求,教练、车辆、人员配备总数量不低于相应级别总数要求的前提下,可以根据培训、经营情况自主调整,实现节约、高效运营和规范管理。“驾校合并”后,统一的品牌影响力会更大。
目前,我市铭源、凯旋等14家驾校已完成合并经营,实现教学场地、教学设施、教练员、教学管理等服务共享,实行统一管理、统一标识、统一服务规范、统一技术装备,提升行业专业化服务水平,为学员提供报名、体检、交通、培训等一体化的便利附加服务。
“合并也能让群众学车更加安心。”周治国说,除了平衡优化资源、降低企业运行成本、打击市场乱象,合并还有不少好处。
周治国介绍,“驾校合并”将大大小小的驾培机构整合成大机构,让市场更规范,缓解“供大于求”的情况。同时,也能降低相关部门的监管难度,价格更加统一透明。不需要减少场地,群众依然能享受“就近学车”的服务,也减少了因场地、车辆等造成的“转训”问题,缩短了群众学车“拿照”时间。
“合并是驾培行业摆脱发展困境的有力手段,是企业塑造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。”培训服务科负责人说,驾培行业集约化、规模化、智能化、品牌化改革刻不容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