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家格拉德威尔在《异类》中,告诉我们:
“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,并非天资超人一等,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。
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,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为超凡。”
(资料图片)
换句话说,无论天赋如何,只要我们在任何领域练习1万小时,就能成为该领域内的“顶尖选手”。
也正是因此,很多父母在“鸡娃”时将其奉为圭臬:
孩子学习差,那是功夫不到家,只要功夫深,早晚都能“铁杵磨成针”。
乍听上去,这种“一万小时法则”似乎很有道理,可孩子的教育问题纷繁复杂,将成绩完全归咎于刻苦努力,是不是有些过于简单了?
事实上,“一万小时法则”并不是那么严谨,真正能帮孩子“克敌制胜”,取得优异成绩的“法宝”,是长时间的、保持高效率的“刻意练习”。
别陷入“一万小时法则”误区
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安德斯·艾利克森,曾公开对“一万小时法则”提出异议。
他认为,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时间与练习时间,并不存在一个1万小时的最低阈值,练习的成果不与时间呈正比,也取决于练习的方法。
比如演戏是一项技能,记忆也是一项技能。
但一名优秀的演员,习得专业的技能往往只需要3500小时,而记忆类专家习得专业的技能只需要数百个小时。
再比如孩子们学习同样的知识,有的孩子起早贪黑十分努力,考试成绩却不尽如人意。
而有的孩子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要少很多,但考试成绩却名列前茅,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后者掌握了更好的学习方法。
艾利克森总结,只有跳出盲目练习、假性努力的陷阱,做到足够有效的“刻意练习”,才能真正取得优异的成绩,提高自身的能力。
所以说,不是让孩子学习“1万个小时”就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,有时候可能只需要几百个小时,关键是做到“刻意练习”,找到好的学习方法。
成为孩子的“导师”,帮娃“刻意练习”
艾利克森研究发现:
“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接受老师的个人指导,老师能够对他们进行单独评估,并确定‘下一步所需要的发展和提高方案’,否则就会停滞不前。”
而我们作为家长,在帮孩子“刻意练习”时,所充当的就是“导师”角色,使孩子做到以下几点:
1.进行有目标的练习
很多家长监督孩子学习都是盲目的:
只要孩子老老实实坐在书桌前,就算达成了目的。
可实际上呢?
孩子心思根本没有用在学习上,1个小时的学习时间,有50分钟都在神游物外。
因此,我们要为孩子制定具体的、可实现的、可测量的、相关的、有时限的目标,来判断孩子有没有进步。
比如孩子要练习弹钢琴,那我们可以为其制定目标:
连续3次、不犯任何错误、以适当的速度弹完某一首曲子。
通过一遍遍的重复练习,让孩子达成所设定的目标,实现进步。
2.走出舒适区
心理学上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3个层层嵌套的圆形区域,分别是:
最内一层“舒适区”,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;
最外一层“恐慌区”,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;
中间一层“学习区”,通过有效训练,我们可以掌握的技能。
而“刻意练习”强调的一点在于,我们要让孩子走出“舒适区”,在“学习区”内不断进步。
比如有些孩子擅长文科科目,不愿意学习理科,觉得数学物理枯燥乏味难以理解。
我们应该使孩子增强对理科科目的学习,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投入更多的时间。
就像高尔夫运动员一样,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,只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,而职业运动员会集中练习在各种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的球。
只有持续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,才能将更多的“学习区”变为“舒适区”,熟练掌握更多的知识。
3.持续有效的反馈
无论学习什么样的知识,孩子都需要获得及时有效的反馈,来认识自身有哪些不足,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。
我们在指导监督孩子学习时,除了表扬鼓励孩子的优点之外,对于孩子的不足之处也要及时指出,让孩子明白:
如果表现好,是好在哪里,怎样能做得更好。
如果表现得不好,是在哪方面有缺陷,努力的方向是什么。
通过这种持续有效的反馈,让孩子能够“以错误为中心”练习,一旦发现错误,及时改正,自然可以不断改进,取得更优异的成绩。
结语:
盲目地“鸡娃”,一味地让孩子刻苦努力,结果往往会事倍功半。
希望大家能够规避“一万小时法则”误区,掌握更科学的教育方法,使孩子进行“刻意练习”,从而实现更高效率的学习。
今日话题:你之前听说过“一万小时法则”吗?